首页 > 诗文 > 王昌龄的诗 > 浣纱女

浣纱女

[唐代]:王昌龄

钱塘江畔是谁家,江上女儿全胜花。

吴王在时不得出,今日公然来浣纱。

浣纱女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钱塘江边是谁的家乡呢?江上的女孩全部都漂亮如花。

好色的吴王统治时她们不敢出门,如今却毫无顾忌地到春江洗纱。

注释

浣:洗濯 。纱:棉、丝织物的通称。

钱塘江:在今浙江。

胜:超过,胜过。

吴王:特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夫差。不得出:不能出。因夫差好色,越王勾践曾献美女西施与他,以乱吴国之政。据说西施本是越国的一个浣纱女,故说“吴王在时不得出”。

公然:毫无顾忌,公开地。

浣纱女创作背景

  此诗是诗人为了赞颂盛唐朝政而作,胡问涛(胡嗣坤)和罗琴的《王昌龄集编年校注》将此诗系于诗人谪官后,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常荣生 编著;李光学 绘画.精选诗画鉴赏.昆明:云南美术出版社,2001年09月第1版:6-7

2、胡问涛 罗琴 校注.王昌龄集编年校注.成都:巴蜀书社,2000年10月第1版:155-156

王昌龄简介

唐代·王昌龄的简介

王昌龄
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 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
...〔 ► 王昌龄的诗(212篇)

猜你喜欢

感怀诗二章(奉使中原署馆壁)

唐代韩熙载

仆本江北人,今作江南客。再去江北游,举目无相识。
金风吹我寒,秋月为谁白。不如归去来,江南有人忆。
未到故乡时,将为故乡好。及至亲得归,争如身不到。

水调歌头 姑苏台

宋代张镃

孤棹溯霜月,还过阖庐城。系船杨柳,桥畔吹袖晚寒轻。

百尺层台重上,万事红尘一梦,回首几周星。风调信衰减,亲旧总凋零。

泽居

宋代陆游

泽居仅足不求余,旷快真同纵壑鱼。

平日酷憎蝇附骥,暮年肯作鹤乘车?齿摇但煮岷山芋,眼涩惟观胄监书。

呈济之

金朝李俊民

朝醒暮醉几时休,鸡黍人家见客留。闻道曲生行处有,西村明日趁扶头。

题桃源手卷

宋代陆文圭

种柳栽桃总是春,兴亡千古一沾巾。

只评隐者非仙者,莫悟秦人即亚人。

晓登定军山

吴德功

晓起登山陇,优游缓步行。日从峰隙漏,风自涧中生。

岚气千层润,岩泉一片清。纵观沧海外,帆影眼前呈。